从进化的角度来看,其实灵长目中的物种可以分为“高”“中”“低”三种不同的进化程度。
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是“类人猿亚目”中的猿类;进化程度中等的是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食猴类;
而进化的最为低等的灵长目是“原猴亚目”和“懒猴目”等较为原始的灵长目动物。
而人类是灵长目中类人猿亚目人属中唯一的现存物种动物。
共同的祖先
猴“变”成人,这个所谓的“变”是历经了数百万年到数千万年的演化,其过程包括基因与环境发生的改变,带来生理与行为的改变。
适应改变的存活下来,不适应改变的则被淘汰。
现代研究证明,灵长目的祖先是从“树鼩”进化而来。这种生活在树上的动物大约4500万年前,其中的一支进化为类人猿亚目。
再随后,类人猿亚目中的成员不断进化,演变出了原始的猴类,又演化出了某种古猿,这种古猿就是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。
2005年《自然》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,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只有1.5%。
科学家发现猩猩出现于1400万年前,大猩猩出现于700万年前,人类和黑猩猩则直到600万年前才拱手告别,走上各自的进化之路。
因此,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别是最小的,和我们平时看见的猴子还不是一回事。
未来猿猴会选择进化成人吗?
也许如好莱坞影片《猩球崛起》中讲述的那样,人类研发出某种药物,提升了大猿的智慧程度;
或者是地球环境发生剧变,迫使大猿从树上下来,为了生存不得不演化出智慧。但至于真正的大猿会不会演化成为人类,则取决于很多因素。
猿猴中只有一种演化成了人类,其他地区的猿猴仍然走在自己的演化之路上。
人虽然聪明,但并非演化的终点,也不是演化的目的。只要能适应环境,继续生存下去,猴子们继续待在树上也未尝不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